一、紧急处理:先控制风险,避免二次损坏
立即停机断电,切断发电机与负载、励磁回路的连接,冷却 30 分钟以上,防止短路部位过热引燃周边部件。
检查励磁回路关联部件(AVR、整流器、接线端子),若有烧蚀、粘连需同步拆卸检修,避免修复后因关联部件故障再次引发短路。
做好安全防护,作业时佩戴绝缘手套、使用绝缘工具,防止触电或绕组残留电荷伤人。
二、针对性解决:按损坏程度选修复或更换
(一)轻微短路(局部匝间短路,绝缘层未严重破损)
拆解清理:拆开发电机后端盖,取出转子,用无水乙醇或专用清洗剂,清理绕组表面的油污、灰尘和烧焦杂质,晾干后仔细检查短路点。
绝缘修复:若仅为少量线圈匝间绝缘破损,用耐高温绝缘胶带或绝缘漆,缠绕包裹破损部位,确保线圈导线完全隔离,再整体涂刷一层绝缘漆,烘干固化(温度控制在 80-100℃,烘干 2-4 小时)。
复测验证:修复后用万用表测绕组电阻(需接近同型号标准值)和对地绝缘(接近无穷大),确认无短路后再组装。
(二)严重短路(多匝短路、绝缘层大面积烧毁或导线烧断)
绕组重绕:需专业维修人员拆解转子,拆除损坏的旧绕组,按原绕组的线径、匝数、绕制方式(如叠绕、波绕),选用同规格耐高温电磁线重新绕制,绕制后做好浸漆、烘干处理,保证绝缘性能。
直接更换:若机组使用年限较长(超过 8 年),或转子铁芯已因过热变形、烧蚀,建议直接更换同型号励磁绕组总成或转子总成,效率更高且能避免后续反复故障。
(三)对地短路(绕组绝缘层破损接触铁芯 / 外壳)
局部修复:若短路点在绕组表面或引出线位置,清理破损部位后,用绝缘套管或绝缘胶带加强绝缘,确保绕组与铁芯完全隔离,再复测对地绝缘电阻。
整体处理:若对地短路点在绕组内部,无法精准定位,需拆解后重绕绕组或直接更换转子,避免隐性短路导致后续故障。
三、组装后验证与运行注意事项
组装时检查滑环、电刷的接触状态,若滑环有磨损、烧蚀需打磨光滑,电刷磨损严重则更换,确保励磁回路接触良好。
启动机组后,监测输出电压(需稳定在额定值)、励磁电流(无异常波动),运行 30 分钟后检查绕组区域温度(不超过 80℃),无发热、异响则说明修复有效。
短期内避免机组超载运行,定期(每周)用万用表检测绕组电阻和绝缘状态,预防短路故障复发。